一、不孕不育成為現在文明病
世界衛生組織預測不孕不育癥將被列入21世紀人類三大疾病之一,僅次于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由于自然環境惡化、工作壓力增加、
女性生育年齡推遲等因素影響,不孕不育癥發病率“迎風起航”。

二、不孕不育三大治療道路:輔助生殖為首選
三、什么是輔助生殖
輔助生殖指采用醫療輔助手段使不孕不育夫婦妊娠的技術。
據技術先進程度主要分為:人工授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

2、人工授精:精、卵“約會”距離短:“精先生”乘坐1條細長導管,到子宮,“下車后”,“精先生”再自己跑到輸卵管。
五、人工授精和試管嬰兒有什么不同
第1代試管嬰兒:
即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術(IVF-ET),是將取出的精子和卵子一起培養,
讓他們自然結合,然后再把培養好的胚胎移植到子宮里。可理解為“自由戀愛”。
第一代“試管嬰兒”適應人群:
1、女性因輸卵管因素造成的不孕;
2、排卵障礙;
3、子宮內膜異位癥;
4、男方輕度或中度少精弱精 ;
5、不明原因不孕;
6、卵巢功能下降。
第2代試管嬰兒:
即為卵母細胞胞漿內單精子注射技術(ICSI)。如果男性有嚴重的少弱精癥,
醫生需要在顯微鏡下把跑的快的、外觀正常的精子挑出來,通過顯微注射的方法將精子注射到成熟卵細胞中,
受精卵形成胚胎后,再移植到母體內。可理解為“包辦婚姻”。
第二代“試管嬰兒”適應人群:
1、嚴重的少精弱精、畸形精子 ;
2、梗阻性無精子癥 ;
3、生精功能障礙;
4、常規體外受精失敗 ;
5、精子無頂體或頂體功能異常;
6、移植前需要進行胚胎學診斷或胚胎植入前進行遺傳學篩查。
即為胚胎種植前的遺傳學檢測技術(PGT)。對于夫妻一方染色體異常、反復自然流產、不良生育史、
家族性遺傳病、罕見基因病等,可以通過第三代“試管嬰兒”技術,將卵子與精子體外結合形成胚胎后,
利用先進實驗技術篩選出合格的胚胎,再移植到子宮,就可能孕育出健康寶寶。
第三代“試管嬰兒”適應人群:
1、女方年齡38周歲以上;不明原因反復自然流產2次及以上;不明原因反復種植失敗;嚴重畸精子癥;
2、染色體異常:夫婦任一方或雙方檢測到染色體的數目或結構異常;
3、診斷明確的單基因病、遺傳病;遺傳易感性的嚴重疾病;HLA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