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骨質疏松的定義和癥狀
1骨質疏松癥
以骨量減少、骨組織纖維結構退化而導致的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險性增加為特征的一種系統性、全身性骨骼疾病。
2骨質疏松的分類
⑴原發性骨質疏松癥
⑵繼發性骨質疏松癥
⑶特發性骨質疏松癥
3骨質疏松的癥狀
⑴疼痛
⑵身長縮短、駝背
⑶骨折
⑷呼吸功能下降
二、改善骨質疏松癥功能性食品
1蛋白質
蛋白質是合成骨骼有機成分的主要原料,沒有足夠的蛋白質來供應骨質的合成,就無法形成骨組織。根據我國實際情況,老年人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應在在60~90g左右為宜。
2脂肪
如果長期攝入脂類物質不足,人體因缺乏維生素D而患骨質疏松癥的幾率就會增加;但脂肪攝入量過多,使骨頭變得疏松、容易折斷,從而使人患上骨質疏松癥。
3維生素
⑴維生素D促進鈣、磷的吸收,促進骨骼和牙齒的生長發育。
⑵維生素A促進促進骨骼和牙齒等的生長發育。
⑶維生素K可作用于成骨細胞,促進骨細胞鈣化,同時還能抑制破骨細胞,引起古吸收,從而增加骨密度,起到防治骨質疏松的發生。
4礦物質
⑴鈣是骨骼正常發育和生長的必要物質基礎。
⑵鋅缺乏與骨質疏松密度相關,影響骨細胞的增殖和骨基質中的膠原的合成,進一步在骨形成和鈣化方面起重要的調節作用。
⑶磷過剩是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