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食品-----------被譽為21世紀的食品
功能性食品研究------國際食品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前沿陣地
功能性食品開發------時代對傳統食品的深層次要求
功能性食品開發的目的-----是要滿足人類自身的健康需要
健康----指一個人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等各方面都處于完滿的狀態,而不僅僅是無疾病或不虛弱。
Health---haeth(古代詞)值得慶賀即安全完好狀況。
健康的標志:(全世界公認的13方面)
1、生氣勃勃富有進取心;
2、性格開朗、充滿活力;
3、正常身高與體重
4、保持正常的體溫、脈搏和呼吸(37℃;72次/min;嬰兒45次/min、6歲25次/min、15-25歲18次/min、年紀稍大又有增加)
5、食欲旺盛;
6、明亮的眼睛和粉紅的眼膜;
7、不易得病,對流行病有足夠的耐受力;
8、正常的大小便;
9、淡紅色舌頭無厚的舌苔;
10、健康的牙齦和口腔粘膜;
11、光滑的皮膚、柔韌而富有彈性膚色健康;
12、光滑帶光澤的頭發;
13、指甲堅固而帶微紅色;
亞健康----是一種健康的透支狀態,身體存在種種不適但無身體器質性病變狀態。
疾病的起因:
1、不正常的生長物;
2、組織的衰老與變性;
3、免疫變態反應與其它紊亂;
4、先天性和遺傳疾病;
5、內分泌和代謝紊亂;
6、傳染性疾病和寄生蟲侵染;
7、物理因素損傷;
8、營養不良;
9、應激反應;
10、毒性物質;
一、功能食品的定義:
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 Food):
1987年,日本文部省在《食品功能的系統性解釋與展開》最先使用該詞。
1989年4月厚生省進一步明確定義為:對人體能充分顯示身體的防御功能、調節生理節奏、預防疾病和促進康復等方面的工業化食品。
1990年11月又提出“特殊保健用途食品”(Food for Specified Health use)。
(一)功能性食品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①無毒、無害,符合應有的營養要求。
②其功能必須是明確的、具體的,而且經過科學驗證是肯定的。同時,其功能不能取代人體正常的膳食攝入和對各類必需營養素的需要。
③功能性食品通常是針對需要調整某方面機體功能的特定人群而研制生產。
④它不以治療為目的,不能取代藥物對病人的治療作用
基本要求:
作為食品,由通常使用的原材料或成分構成,以通常形態和方法攝取。
屬于日常攝取的食品。
應標記有關的調節功能。
健康食品(Health Food):歐洲諸國普遍采用的概念,增進健康為宗旨、采用天然材料、遵守健康原則、保證食品衛生與質量。其范圍:
含有充分的營養素
補充膳食中缺少的營養素
特定需要的食品或滋補品,最好含有特殊的營養物質。
增強體質和美容為目的的食品。
以維持和增進健康為目的,以天然原料為基礎的食品。
定義為: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為目的
按食用人群:特殊生理需要人群和特殊工作環境和工種人群;
1日常功能性食品
(1)嬰兒日常功能性食品
(2)學生日常功能性食品
(3)老年人日常功能性食品
2特殊功能性食品
特殊工作環境人群和特殊需要人群:
預防疾病、促進康復、減肥、美容、排鉛等
(二)根據保健功能:
健腦益智;
增強免疫;
降血壓;
降血糖
(三)根據產品形式:
飲料;
酒;
茶;
焙烤食品;
片劑、膠囊、粉劑等
第一代----強化食品:根據特殊需求添加營養素;依據營養素或有效成分推斷其功能;
第二代----初級產品:經過人體或動物學實驗證實其生理功能;
第三代----高級產品:不僅經過人體或動物學實驗證實其生理功能,還需檢驗功效成分結構、含量、作用機理、食品的配伍性和穩定性。
功能食品是工業化產品,它除了具備普通食品的營養、感覺功能外,應具備調節生理活動的第三大功能,特別強調其成分充分顯示身體防御功能、調節生理節奏、預防疾病和促進康復的功能。
1、增強免疫力;
2、輔助降血脂;
3、輔助降血糖;
4、抗氧化;
5、輔助改善記憶;
6、緩解視疲勞
7、清咽;
8、輔助降血壓;
9、促進排鉛;
10、改善睡眠;
11、促進泌乳;
12、緩解體力疲勞;
13、提高缺氧耐受力
14、對輻射危害有輔助保護功能
15、減肥;
16、改善生長發育;
17、增加骨密度;
18、改善營養性貧血;
19、對化學性肝損傷的輔助保護作用;
20、祛痤瘡;
21、祛黃褐斑;
22、改善皮膚水份;
23、改善皮膚油份;
24、調節腸道菌群;
25、促進消化;
26、通便;
27、對胃粘膜損傷有輔助保護功能。